作為財務部的一份子,我深知財務部作為職能部門之一,特別是財務和內審的把關,常被外界看作是“守門員”,但我更愿意用“導航儀”和“防火墻”來比喻我們的角色。導航儀負責謀劃前路,防火墻負責抵御風險。在我看來,工作和生活都要堅定兩點:一是定位,二是目標。
      眾所周知,守門員是一個球隊的必要角色,在比賽中負責防守球門,阻止對方球隊進球,是球隊的最后一道防線。將財務人看作是守門員,看上去好像八竿子打不著,一個激情澎湃、一個中規中矩,但是在傳統企業中,財務會計崗位就是這最后一道防線。資金安全可謂是經營管理的生命線,從出納到會計,從做賬到稽核,每一環節都是絲絲入扣;一旦銷售回款慢、客戶出問題、內控出紕漏、現金流緊張,財務人馬上變身左撲右堵。這種被動地接受和解決,已經落伍了。
      找準自己的心態定位,守護企業的財務健康,不僅在于記賬、核算,更涉及到對企業運行狀態的深度洞察與理解。財務工作者們應該將重心由“守門員”轉為“導航儀”,轉為“防火墻”,這也是我們財務人的愿景。這里的“防火墻”,不是被動地阻擋,而是一個主動的、有層次的防御系統。防火墻的存在不是為了阻礙業務流通,而是為了保障業務在安全的通道內高速運行。財務的角色不是冷冰冰的“否決者”,而是與業務并肩作戰的“護航員”,我們的核心目標是: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,促進價值創造。
      財務人的謀略,其實就是實現實時財務,并盡可能的讓財務貼近業務,做到“融合與共升”。一套優秀的防火墻系統,一定是縱深防御、多層次聯動的。第一個就是體現在工作前瞻,深入業務,從源頭上評估風險與收益,為業務“開通安全端口”,而不是等出了問題再“封堵”;第二個是抓流程、立規矩,即制度建設與優化,確保所有業務活動在預設的“安全協議”內運行。這是防火墻的核心,即我們常說的內控體系。從采購到付款,訂單到收款,通過流程管控,明確什么能做、誰來做、怎么算合規; 第三個就是核查與監督,穿透表面憑證,深入業務實質,排查隱患、識別潛在的風險威脅。
      用前瞻之“謀”、流程之“略”、核查之“行”、原則之“方”、溝通之“圓”,培育“合規人人有責”,灌輸“合規創造價值”的經營理念,共同守護和升級這套系統,真正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!
      (財務部 房倩)